* 本文摘自:中國畜禽種業(yè)
* 作者:蔡曼珊,王晨燕,陳銘怡,侯 博,瞿 浩
滑液囊支原體(Mycoplasma synovia,MS)是感染雞和火雞的一種致病性病原體,目前已廣泛存在于我國不同品種雞群中。MS活疫苗免疫是一種有效的防控手段,評價MS疫苗在商品雞群中的免疫效果,對于開展MS防控技術(shù)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,且可以為臨床生產(chǎn)實踐中MS感染防控積累經(jīng)驗。本研究嘗試在黃羽肉種雞中免疫MS-H株疫苗后,定期對雞群血清抗體和上顎裂拭子中的MS-H疫苗菌株和野毒菌株進行監(jiān)測,對MS-H株在雞群中的定殖能力和定殖維持時間進行評估,科學評估MS-H疫苗使用后對于MS野毒菌株感染的預防效果,為有效防控MS提供新的技術(shù)支持,為臨床科學防控雞群MS的感染提供科學方法或理論依據(jù),為后續(xù)開展滑液囊支原體病的綜合防控技術(shù)研究奠定基礎(chǔ)。
1 材料和方法
1.1 主要試驗材料
MS-H株、TS-11株疫苗購自青島信得藥業(yè)有限公司,其由澳大利亞生物資源公司生產(chǎn);MS抗體檢測試劑盒Mycoplasma Synoviae Antibody Test Kit購自BioChek公司;細菌DNA提取試劑盒購自北京天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;可鑒別疫苗株MS-H和野毒菌株的雞滑液囊支原體雙重熒光定量PCR檢測試劑盒購自山東信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。
1.2 動物試驗設(shè)計
選取一個黃羽肉種雞父母代場,同一個品種共6個批次雞群。每個批次在1~14日齡使用兩輪支原體敏感抗生素進行藥物預防,21日齡免疫TS-11和MS-H各1羽份、90日齡再免疫MS-H活疫苗1羽份,全程不免疫MS滅活疫苗,14日齡后不使用支原體敏感抗生素。從1日齡開始以大約2周的間隔定期跟蹤采樣,每批雞每次隨機采集24份血液樣品和24份上顎裂拭子,其中每3份上顎裂拭子合并為1個混合樣品,實行3合一檢測。將采集的上顎裂拭子置于3mL的PBS緩沖液中,-20℃保存用于MS病原熒光定量PCR檢測。
1.3 血清抗體的檢測
將采集的血液37℃放置4h,2~8℃放置6h后,1000r/min離心10min后分離血清,-20℃保存用于MS抗體檢測。采用BioChek公司MS抗體檢測試劑盒,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對血清中的MS抗體進行檢測。
1.4 MS-H株和MS野毒菌株的熒光定量PCR檢測
樣品前處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行業(yè)標準《禽支原體PCR檢測方法》(NYT 553—2015)進行。采用山東信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雞滑液囊支原體雙重熒光定量PCR檢測試劑盒,按照說明書進行MS-H疫苗株和野毒菌株的檢測。
2 結(jié)果
2.1 MS抗體檢測結(jié)果
由圖1可知,所有雞群的雞在1日齡采樣檢測MS抗體均呈現(xiàn)陽性,平均滴度在3000~5000,隨著日齡的增加母源抗體水平逐漸降低,在14、28、42日齡時MS抗體基本呈現(xiàn)陰性,且陽性率較低。在21日齡進行MS-H疫苗免疫后,所有雞群在56日齡陸續(xù)出現(xiàn)MS抗體轉(zhuǎn)陽。
圖1 MS-H株疫苗免疫的6批次父母代黃羽肉種雞MS抗體檢測
在6批雞群中有4批雞群在56日齡前沒有檢測到野毒(圖2),說明56日齡檢測到的抗體主要來源于疫苗免疫,即活苗免疫后28d可以陸續(xù)產(chǎn)生抗體,逐漸出現(xiàn)MS抗體轉(zhuǎn)陽,但此時的平均抗體滴度較低,一般在2000以下。雞群20211112批在56日齡的MS抗體陽性程度較高,其平均滴度接近5000(圖1),結(jié)合病原監(jiān)測數(shù)據(jù),該批雞在42日齡發(fā)生了較嚴重的MS野毒感染。MS抗體轉(zhuǎn)陽后滴度水平較少升高至5000,這與MS野毒感染的滴度抗體水平達到10000,甚至30000相比,疫苗免疫的MS抗體水平較低,且MS抗體水平起伏較小。在140日齡雞群準備開產(chǎn)時,6批雞抗體陽性率在56%~95%,此時抗體滴度處于養(yǎng)殖全期高峰,后續(xù)沒有野毒持續(xù)刺激的情況下,在200日齡前后抗體滴度下降到2000左右(圖1)。
2.2 MS病原的熒光定量PCR檢測結(jié)果
6批次雞群中,2批次在42日齡首次檢出野毒菌株,陽性率分別為100%、37.5%。另外4批次群分別在70、70、84、112日齡檢出野毒菌株,且陽性率均在25%以下(圖2)。
MS-H疫苗菌株定殖和維持方面:6批雞群在疫苗免疫后1周均檢出了MS-H株,大部分雞群在免疫后3~5周定殖率達到了最高,均超過了80%,部分雞群的定殖率可達100%(圖3);維持方面,檢測結(jié)果顯示直到52周齡,MS-H株的檢出率仍維持在62.5%~87.5%(圖3),說明雞群在90日齡前進行兩次MS-H株活苗免疫,在雞群中定殖率較高,且維持時間較長。通過對整個飼養(yǎng)周期野毒菌株和MS-H疫苗株的檢測結(jié)果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飼養(yǎng)期間即使出現(xiàn)多批次野毒菌株反復感染的情況,但除了2批雞在42日齡出現(xiàn)一次100%、37.5%野毒菌株感染外,其他的野毒菌株陽性率均未超過25%,未出現(xiàn)大范圍的MS野毒感染(圖2和圖3),說明即便試驗周期內(nèi)存在早期MS野毒菌株的感染,但并未在雞群中大范圍的蔓延和擴散。

圖2 MS-H株疫苗免疫的6批次父母代黃羽肉種雞MS野毒感染檢測
圖3 MS-H株疫苗免疫的6批次父母代黃羽肉種雞MS-H株疫苗定植檢測
3 討論
從2010年至今,滑液囊支原體感染給我國養(yǎng)雞行業(yè)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損失,MS可以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,一旦感染就會在雞體內(nèi)終生定殖。雖然各大養(yǎng)殖企業(yè)都采取了加強生物安全措施、支原體敏感抗生素使用、支原體滅活疫苗免疫等手段,但MS在中國仍然廣泛流行。因此,目前的防控方法都無法阻止MS野毒在雞群中的水平傳播,尤其是在多日齡混養(yǎng)的雞場,MS野毒在雞場循環(huán)感染,造成雞群生產(chǎn)性能受到嚴重影響。
本研究旨在評估MS-H株疫苗在黃羽肉種雞父母代雞群中的定殖效果和定殖時間,評價MS-H株預防和阻止MS野毒菌株感染的能力,給養(yǎng)殖企業(yè)提供一個有效控制MS野毒菌株感染的方案。有研究表明在SPF雞當MS-H株免疫劑量等于或大于4.8×105CCU時,免疫后6周進行攻毒,免疫雞的氣囊損傷程度、氣囊損傷發(fā)生率顯著降低,MS攻毒毒株在氣管和氣囊的定殖率均顯著下降[13],且MS-H株誘導的保護性免疫在疫苗接種后至少可維持40周[14]。本研究通過在規(guī)?;B(yǎng)殖場連續(xù)對6批次雞群免疫后,定期跟蹤MS抗體水平以及對MS-H株疫苗菌株和MS野毒菌株的檢測來看,通過滑液囊支原體活疫苗MS-H的2次免疫,疫苗株可以在雞體內(nèi)終生定殖,且MS野毒菌株的感染率較低。MS-H株活疫苗免疫可以降低MS野毒菌株攻毒的氣管中的載量和在雞群中的水平傳播,可以使MS陽性的多日齡農(nóng)場轉(zhuǎn)為MS感染陰性[15]。本研究通過對6批次雞群采用MS-H株疫苗兩次免疫后,大部分雞群在免疫后3~5周MS-H株定殖率達到了最高,均超過了80%,部分雞群的定殖率可達100%,直到52周齡MS-H株的檢出率仍維持在62.5%~87.5%,在野毒菌株檢測方面發(fā)現(xiàn)除了2批雞在42日齡出現(xiàn)一次100%、37.5%野毒菌株感染外,其他的野毒菌株陽性率均未超過25%,未出現(xiàn)大范圍的MS野毒感染。有研究表明MS-H株的免疫可以成功的替換雞群中的MS野毒菌株[15],而MS滅活疫苗免疫卻不能阻止MS的感染[16],本研究中的6批次雞群MS野毒菌株未發(fā)生嚴重感染可能與MS-H株免疫阻斷MS野毒菌株的水平傳播和替換雞群中已感染的MS野毒菌株相關(guān)。因此從本研究中的6批雞免疫后的抗體水平監(jiān)測、疫苗菌株在雞群的定殖和野毒在雞群的感染情況監(jiān)測,生產(chǎn)上可以通過定期監(jiān)測疫苗定殖率、野毒率、以及抗體滴度、抗體離散度來判斷雞群免疫是否成功以及野毒感染情況。由于種雞感染MS后,可造成蛋殼質(zhì)量變差、孵化率下降以及引起垂直傳播,因此在種雞中的支原體疫苗免疫的最主要目的是避免中大雞或產(chǎn)蛋雞的MS野毒菌株感染。在本研究的20211112批的雞群中,雞群在42日齡已經(jīng)監(jiān)測到100%野毒感染,56日齡抗體滴度接近5000,即使雞群已經(jīng)進行了活疫苗免疫,且活疫苗定殖率最高時達到100%,仍然出現(xiàn)了早期嚴重的野毒感染和不同日齡野毒的多次檢出。提示在生產(chǎn)上,除了做好疫苗免疫外,要抓好飼養(yǎng)管理,包括雞群健康、生物安全、環(huán)境消毒等,采取綜合措施以減少野毒菌株在雞群的水平感染。本研究結(jié)果顯示MS-H株疫苗的使用以及在雞群的定殖可能會阻止MS野毒菌株的感染,控制MS感染在雞群的水平擴散和傳播,這將為控制和根除MS感染具有重要作用。
4 結(jié)論
商品化的MS-H株疫苗黃羽肉種雞群中,進行2次免疫,可以成功的阻止MS野毒株在雞群中的水平傳播能力,降低MS野毒株的感染率。